新能源车一路披荆斩棘替代燃油车已不可逆
陶琳(特斯拉公司副总裁)
自2013年正式走进中国市场,源车油车已特斯拉入华至今已有整整9年。荆斩棘替
8月30日,代燃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,可逆回顾了中国新能源车从无到有的源车油车已十年。在她的荆斩棘替印象中,当时新能源汽车对全世界消费者来说都还是代燃新鲜事物,续航里程低,可逆充电桩配置也不齐全,源车油车已消费者都抱着观望态度。荆斩棘替十年过去,代燃许多技术都突破了瓶颈,可逆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走入了新阶段。源车油车已
9年来,荆斩棘替特斯拉中国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成长,代燃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。
新能源汽车十年经历三个阶段
新京报贝壳财经:新能源车最近十年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?
陶琳:近十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,分别是政策驱动阶段、产品驱动阶段、认知驱动阶段。
在2010年前后,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都还是新鲜事物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为政策驱动,通过供给侧对车企的碳排放规则、燃油或新能源积分达标,对需求侧的牌照限制、限行等约束性政策推动发展。
而在政策驱动下,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大趋势,众多车企开启能源转型,扎堆推出新能源车型,不断拓展产品类目,消费者可选车型大幅增加,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变为车型导向。
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,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。新能源汽车已经真正可以替代燃油车,成为未来出行的更佳选择。当前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:十数年前,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曾经存在哪些瓶颈和困难,后来是如何解决的?
陶琳:任何新事物在起步阶段发展都会经历一段艰难时期。十年前,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主要面临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提升、消费者认知度不高、配套设施不齐全、续航里程普遍都不是很长等瓶颈。特斯拉进入中国这十年来,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成长,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。
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刚起步时也面临着技术难题。特别是在动力电池方面。在最早的时候,动力电池以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,续航很低。后来,特斯拉第一次将锂电池用在了汽车上,实现了续航里程、车辆性能与安全性多点突破。
在口碑基础方面,十年前,新能源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生事物。近年来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,将更高品质、更低价格的车型带给消费者。
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,特斯拉进入中国时,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刚刚起步,如何拓展充电网络成为一大难题。特斯拉从2014年开始建充电桩,为中国车主提供全方位、系统性的充电解决方案。
在人才方面,最开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匮乏,而这些年来,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加速对人才的可持续培养。特斯拉已经培养起从一线操作人员、到技术尖端人才、再到新能源行业管理人才的全产业链人才储备。
持续加码充电网络建设
新京报贝壳财经:展望2023年,特斯拉对未来有何安排、计划和期望?
陶琳:2023年特斯拉希望继续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成长,通过高品质、高效率的电动汽车产品,快捷便利的充电服务,以及先进环保的生产制造体系,助力整个产业链更完善,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。
特斯拉希望每一位员工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,我们也将继续提供在职培训、职业技能认定等福利,帮助员工不断成长。
特斯拉将持续提升车主用车体验,完善超级充电网络布局,开发更丰富的用车场景,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纯电出行体验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:未来新能源车行业将如何演变发展?
陶琳:技术创新将成为驱动和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市场竞争更激烈,经营不善、创新不足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。
新能源汽车生来就比燃油车更适合应用智能系统。随着智能驾驶、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,这一趋势在未来将继续强化。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,将人、车、生活无缝连接起来,将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汽车、但远超于汽车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。
采写/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我国正式步入自主“探日”时代 深空探测越走越远
- 去年12月70城房价出炉: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增4城仅6城二手房价同比上涨
- 实测对比iQOO Neo7 竞速版、荣耀80 GT,看看3K价位的性价比怎么选
- 1月16日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
-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
- 取消市区所需基层证明,北京市民办事更便利
- 抗病毒面料是智商税吗
- 重磅!中国金币总公司原董事长牟善刚被“双开”,更多细节值得关注
- 转型艰难!ZOOM第三财季营收创史上最低、下调全年收入预测,盘后跌5%
- GDP总量首超120万亿, 同比增长3% 减少85万 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
- 光大期货【纯碱】:现货坚挺状态持续 期货盘面情绪或有回落
- 2023年1月18日涨停板早知道:七大利好有望发酵
- 金融街购物中心今起暂停营业
- 大唐发电完成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